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报道
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的“优等生”,昆山将招商引资经验延伸至科创企业培育,成为一块既有制造业厚度,也不断孕育科技生长点的热土。
今年5月底,我们在昆山南站附近的一座商务写字楼里见到锐芯微创始人兼董事长罗文哲。
昆山南站是长三角高铁交通的重要节点,连通北京、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主要城市;驱车一小时可抵达上海、苏州、无锡等地,为企业链接全国市场与区域生态提供着天然便利。
罗文哲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海外从事科研工作,曾任国际知名实验室资深研究员。今年是他在昆山创业的第十八个年头。由他创办的锐芯微,专注于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车载摄像、医疗设备、机器视觉等领域。公司名称寓意“锐”意进取,“芯”空无限,正如中国工程师们在技术长坡上持续攀登的写照。
2007年,罗文哲博士与几位朋友在上海张江开启创业,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传感器芯片。半年后,在朋友引荐下,团队与昆山市及开发区展开接洽。
这座县级市的领导班子对芯片产业并不陌生,时任主管领导拥有无线电通信专业的学业背景,对锐芯微的团队实力的技术路径给予高度认可,昆山方面也促成了2800万元来自政府投资基金的股权投资及配套落地服务。
2008年初,锐芯微落户昆山留创园,正式开启图像传感器的产品化之路。
“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风情,也有现代工业的风范。”罗文哲这样评价昆山。在他眼中,这里不仅给予团队潜心研发的空间,也因长三角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配套,为企业持续成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工程师创业背后:一场关于图像与光的坚持
罗文哲是一位典型的“工程师创业者”。他带领团队提出了名为MCCD的全新图像传感器架构,融合CMOS与CCD各自优势,在提升图像像素的感光灵敏度与画质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方面,MCCD具有比CCD更高的可见光灵敏度及超高的近红外灵敏度、更大的动态范围。另一方面,MCCD又利用CMOS工艺集成度高的特点,将图像信号采集量化电路集成到芯片中,能够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凭借 MCCD 技术,锐芯微实现了安防监控技术的重大突破,并荣获2018年中国专利奖。随后,公司进一步推出ECCD技术,即将CCD像素与CMOS处理电路集成于同一块芯片内。公司成为全球少数几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之一。
“我们的产品具有设计紧凑、芯片面积小、高灵敏度、高帧速、大动态范围、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适用于消费电子、安防、医疗影像、机器视觉、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罗文哲曾在一场媒体访谈中介绍。
如今,锐芯微的多个产品系列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日美等国在高端成像芯片领域的技术垄断。其中,其固体微光成像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位居第一。
更重要的是,公司始终将“安身立命”放在技术而非资本之上。每年将超过20%的营收投入研发,这是他们选择的长期主义节奏。
在罗文哲看来,保持技术先进性的最重要方式是持续、扎实地投入研发。研发的商业回报看似缓慢,实际则是向下“扎根”的过程。
“‘根’壮才能‘叶’茂。技术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才能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在罗文哲看来,技术创新不是为了炒概念博眼球,而是为了用真正有突破性的产品赢得市场,并为长期支持公司的投资者们提供更高回报。
从空间迁移到成长加速:一家芯片设计企业的昆山落点
从张江到昆山,锐芯微的落地不仅是总部坐标的变化,更是稳健增长的开启。
让罗文哲记忆深刻的,不仅有来自昆山的资金和办公场地等支持,更有这座城市在提升“科技浓度”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对技术企业发展规律的理解与支持。
具体来说,昆山相关部门在锐芯微落地之初即为公司配备了3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连续三年免租,并提供多套宿舍以解决了团队住宿问题。这些安排切中初创期企业的实际需求,帮助团队在“技术想法”向“产品验证”过渡的关键阶段专注技术、不受干扰。
同期,昆山启动了面向科创企业的政府引导基金,锐芯微成为受益企业之一。随着首轮外部融资的完成,公司的技术研发和团队建设都开始加速。如今,锐芯微团队规模已扩展至数百人,在上海、深圳、北京、天津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长三角的集成电路生态很成熟。尽管昆山没有集成电路‘大厂’,但这里的区位优势让我们不必孤军奋战。”罗文哲告诉记者,公司客户遍布全国,但昆山始终是其技术与管理的核心“根据地”。从晶圆流片到封装测试、缺陷检测,再到算法集成,企业依托长三角高密度资源实现高效协同。
当然,企业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申请某实验室环保资质过程中,由于审批要求的问题,锐芯微的个别产品测试进度明显放缓,最终在开发区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得以解决。
“我们一直相信,当昆山拿出当年服务全球大企业的热情来服务今天的中小科技企业,这里终将崛起成为新时代的科技创新高地。”罗文哲表示,科学理性的机制设计和人性化的治理方式决定着科技创新型企业能否在一座城市长期扎根。
他以前述来自昆山开发区的支持表示,公司之所以能在昆山持续成长,正是得益于当地在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中的务实精神与灵活机制。“很多时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机制的灵活性、避免一刀切,企业自然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专注成长、全力向前。”
一座没有大型晶圆厂的城市,如何孕育芯片设计的“硬核力量”
在很多人眼中,芯片意味着高资本、高能耗的大型制造工厂。但锐芯微的实践证明,即便没有大型晶圆厂,一座城市也完全可以孕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芯片设计企业。
过去,昆山制造的笔记本和婴儿车走向世界;如今,来自昆山的高端芯片,正逐步进入医疗影像、工业设备、车载视觉等更具技术含量的全球应用场景。
这不仅得益于锐芯微自身在MCCD、ECCD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也体现出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的弹性:地方政府未必需要构建全链条,只要机制得当、服务有力,创新企业就能在区域内实现高效协同。
锐芯微的投资方毅达资本已经在昆山投资普诺威、联仕化学、智程半导体等集成电路企业。在毅达资本看来,锐芯微掌握超大像素和超高分辨率的CIS图像技术,推动了我国遥感测绘卫星的发展,代表国内最高水平,为我国卫星测绘行业做出巨大贡献。
图像传感器作为感知层的重要入口,正伴随自动驾驶、精准医疗、智慧工业的演进,成为推动下一轮科技革新的底层力量。在CCD与CMOS融合探索中,锐芯微持续推出高可靠的图像感知方案,服务全国客户,也逐步赢得全球市场认可。
对罗文哲而言,创业不是追风口,也不是堆叠故事,而是时间中对技术坐标的持续打磨。他始终相信,真正的技术壁垒来自日积月累的积淀与专注。
昆山,这座并不以晶圆厂见长的城市,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一个新的命题:芯片设计企业的成长,并不依赖产业链的“全景复制”,而是更愿扎根于尊重技术、支持长期主义的土壤之中。
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