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钟声敲响,青春的新征程已然开启。对青年学子而言,毕业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践行初心使命、锤炼过硬本领的崭新起点。去看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离不开青年力量的勾勒;去解广袤乡土的振兴密码,需要青春智慧的解锁。投身基层这片充满希望的“大熔炉”,在广袤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方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扎根基层沃土,需永葆为民初心,以奉献精神筑牢服务根基。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最能感知群众冷暖的地方。青年毕业生要放下“天之骄子”的身段,主动融入基层、融入群众,把基层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舞台。一方面,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家长里短,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要做好、做细、做实,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拿起手中的笔杆执笔挥墨、书写精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服务群众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奋斗和拼搏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厚植为民情怀。
深耕基层一线,需秉持迎难而上的魄力,在实践磨砺中练就过硬本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是锤炼能力的“练兵场”。青年毕业生踏上基层这本“无字之书”需要勇于直面困难,在解决问题中增长才干。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抓住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时,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主动学习调解技巧,提升沟通协调能力,不断的淬炼自己;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只有在不断攻坚克难中,才能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成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
展开剩余38%扎根基层天地,需永葆开拓创新的锐气,以改革精神激活发展动能。时代在发展,基层也在不断变化,青年毕业生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要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发展的动力。积极引入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基层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去利用互联网技术助力农产品销售,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打开农产品销路,以大自然为背景,以农民辛勤耕耘的结晶为背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学会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基层治理,提高治理效率和精准度,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去用心挖掘基层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以产学研方式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
毕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青年毕业生投身基层,就是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的完美契合。青年毕业生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基层“大熔炉”中淬炼青春,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在广袤乡村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周家镇 李燕秋)
发布于:四川省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